传承
主办单位: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
国际刊号:1673-9086
国内刊号:45-1357/D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5773 人次
 
    本刊论文
从电影《叶问》看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摘要】功夫电影与好莱坞的影片有类似之处,都是极度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但是不同的是好莱坞的个人英雄主义纯粹的个人英雄主义,而中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往往会服从大局。《叶问》这部功夫片就在传扬中国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叶问》;中国文化;传承和传播
  电影自诞生之日其就担负着取悦观众的目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当前电影有低俗化的倾向。这是因为当代观众口味的低俗化,再加上导演的刻意迎合,一些过分追求票房而毫无文化价值的影片层出不穷。与之相反,还有很多导演偏就喜欢制作小众的电影例如文艺片,太过于纠缠电影的文化内涵而忽视观众的理解能力和喜爱程度。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真正的电影应当迎合观众的口味,又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社会价值,例如《叶问》。这部影片以传统中国背景和精妙的武打场面吸引观众,又在情节设置和故事线索上加入民族大义,再加上是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必然能够获得观众和专家的双重认可。
  一、《叶问》中的中国文化
  首先,最为直接最想被表达出的就是中国人崇尚武德的武术精神。比武切磋在中国自古就有,但是武术在中国从来都不是挑衅和找茬用的,中国的武术最初是用来防身,后来则用来保家卫国。武术本身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行,要想在武术上获得巨大成就,就必须要有坚强的性格。武术最初是为了强健体魄,不是用来欺凌弱小,也不是为了分出谁高谁下。即便是在比武切磋的过程中,也不应当用武力伤人,即便吃亏失败也应当心悦诚服、继续努力而并不能埋怨不休甚至出言不逊。从这一点我们看出中国的武术是伴随着武德的,习武之人没有武德的话,是不被认可为习武之人的。如果所有的习武之人都能有这样的思想觉悟,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以德扬武,用强大的武力来遏制非正义是武术的精髓。当然,这里的武力并非指的是暴力。在《叶问》中,叶问本人就是一个谦谦君子,他身负功夫,是在自己的勤勉的练习下成就的,并不是武术本身的高超也并不是他天赋异禀。片中无论他与挑衅武者还是与日本将领还是跟西洋拳王比武,本身都不是他所愿,他也进行了多次的退让,但是最终都被逼到比武的时候,他竭尽全力,打赢对手。这种谦让、仁爱的观念应当出现在文人身上,却出现在了叶问身上,将文武的张弛之道把控的极为完美。
  其次,爱国主义精神。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将故事放到了惨烈的中日战争时期,更突显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一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多少仁人义士为了国家的安危抛头颅洒热血,面对大敌时从容应对,面对侵略,整个民族总是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被敌人俘虏也矢志不渝,坚定信念。这种保卫国家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就是当前中国人最需要的热情,是几千年来已经深入到中国人骨子中的骄傲和精神。在影片《叶问》中,面对日本侵略者的侵略,中华儿女先是选择退让,试图用仁爱对待侵略。发现没有作用以后,强者开始保护弱者,并且纷纷拿起自己的武器——武术来保家卫国。在危难的时机,中国的武者挺身而出,与日本侵略者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影片中叶问是一个谦谦君子,并不喜欢用武力解决一切,所以在日本人侵占了他的房屋时,他也仅仅选择避让。但是当他好友武痴林和廖师傅惨死于日本人手下的时候,他胸中的爱国情怀开始爆发。中国人讲求礼让三分,但是如果你还咄咄逼人,那就忍无可忍。叶问终用武力教训了对手,将中国儿女的爱国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再次,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重要精神自《周易》中就已经出现,并且成为数千年来中国人民面对困难时候的重要的精神动力。《叶问》一片虽然主角是叶问,但是实际上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的佛山人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以佛山为例,以点带面,反映了全中国人民防抗外国侵略者的决心和勇气。自强不息其实在影片开始就有体现。尽管比武切磋为叶问所不喜,但是绝大多数寻找叶问切磋的武师都没有恶意,只是一种想要提升武技,想要学习的一种体现。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正是自强不息的体现。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反而是武痴林,他找叶问挑战,是为了知道自己的差距,是要做更强的自己。面对着日本降临三浦,他明知力有不逮却毫无退缩之意,即便被打死,也要打出中国人的气节,这才是真正的自强不息。

  二、《叶问》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的作用
  在分析电影叶问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之前,有必要对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文化传承是文化传播的前提条件。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文化在本国都没有得到好的传承,如何能够保证对外的传播。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要想将这些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一定要保证这些精神能够流传下来。自己本身就不具备的东西,如何能够向别人表达。其次,文化的传播对于促进文化的传承又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文化的传承是自发的,并不是刻意的,并且很多文化的传承都有着十分浓烈的主管要素在里面。这种情况下,很多文化很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无人问津而逐渐消亡。而文化的传播要求着更多的文化必须被传承下来,所以说文化传播对于文化传承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具体到电影中来,电影《叶问》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影片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对叶问形象的塑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咏春拳并且开始喜爱和学习咏春拳。叶问作为咏春拳的集大成者和改良者,在这部影片之前并不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人物,人们似乎对他的徒弟李小龙了解地更多。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开始了解叶问其人,开始了解咏春,无论对于佛山当地的独特文化还是咏春拳本身的传承与传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影片表现了叶问面对外敌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在向世界发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人不可欺!想要跟中国人做朋友,我们欢迎;想要成为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拳头丝毫不会软弱!
  其次,电影体现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用各种形式来传承,人人都有这个责任。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也有着将谦逊勇敢、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实质不断地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义务。电影人亦是如此,他们不能够只考虑商业化的因素,只为票房而做出毫无意义的影片,他们应当制作出更多民族文化和时代特征完美结合的优秀影片,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以一种公众行为的姿态和引导来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永葆青春。
  三、结语
  当然一部电影能够达到传扬文化的作用是跟很多因素相关的,例如观众的知识架构、观众对于电影的理解能力、观众的价值观念等等。《叶问》就是在拍摄阶段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优秀影片。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国人崇尚勤劳、谦逊、仁义、宽容,这些要素在《叶问》中都有体现。《叶问》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优秀,是因为它不仅将几千年来中国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还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向观众展示了较为理性的现代科学精神,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这就赋予了这部电影以现实意义,不仅能够确保中华文化的传承,又给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的中国电影有必要向《叶问》学习,为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传承》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传承》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